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注释绝:无,没有。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人的脚印。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图画,这幅画面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显得优美而凄冷欲绝,意境开阔而幽僻。
原文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所有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家丞.唐诗三百首新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2月:第348页
2、
成都创维科学教育研究所.古诗词辞典 小学教师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329-330页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
创作背景
此
诗作于
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成都创维科学教育研究所.古诗词辞典 小学教师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329-330页
简析
《江雪》是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坚韧不屈、坚守信念却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出生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236篇诗文 ► 1925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