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游三台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宫殿台楼高耸入云,尽显天子之气,郁郁葱葱,景象壮丽。想象秋天的时候,在珠帘外的飘飘暮雨中和香气四逸的桂树间,回顾故都邺城的情景。站在台城之上,我为谁而向西眺望?只听到哀婉的琴弦弹奏的乐曲像自己平生的遭际一样凄凉。原来只知道江山如画,却未曾察觉自然规律是如此的无情。
曹操在风云际会的年代奔波了十年,历经无数艰辛。我试问对酒当歌的曹操墓上,要虚名又有什么意义呢。邺城故都的乔木依旧青翠,我惆怅地望着曹操的陵墓,这历史的遗憾什么时候才能平息?如何才能像鲍照那样拥有雄健的文笔,为你再写一篇类似于《芜城赋》那样的作品。

注释
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词人在《朝散大夫同知东平府事胡公神道碑》一文中谓:“岁丙午,某过彰德。”彰德府治所在安阳(今河南安阳),临漳是其属县。邺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县西南邺镇东,距安阳较近。金都汴梁失陷后,词人于衷宗天兴二年(1233)四月被蒙古军押解出京,羁管聊城。以后又辗转生活于冠氏一带。以金朝遗民而凭吊魏都,必然触目兴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2140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词,是词人遗民生活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邺都三台的描写和历史追述,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词中将邺城昔日峥嵘壮伟的形象与暮雨珠帘、秋香桂树的绮丽风光加以对比,又将曹操风云奔走、惨淡经营的历史功绩与其死后西陵墓地青青茂盛的乔木对照着写,且这数者有实有虚,虚实相形,笔势腾挪变化,故极富扬抑顿挫之美。而总体上以健笔壮语写悲怀,于雄阔高朗的意境中,寄托无限的“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使忧患、反思并存。

  上片首三句铺叙三台的气势:“拥铃各双阙,龙虎气,郁峥蝾。一个拥”字生动地勾勒出三台矗峙的雄姿。“郁峥蝾”化用左思《魏都赋》“三台列峙以烽蝾”之句。这三句是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词,是词人遗民生活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邺都三台的描写和历史追述,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词中将邺城昔日峥嵘壮伟的形象与暮雨珠帘、秋香桂树的绮丽风光加以对比,又将曹操风云奔走、惨淡经营的历史功绩与其死后西陵墓地青青茂盛的乔木对照着写,且这数者有实有虚,虚实相形,笔势腾挪变化,故极富扬抑顿挫之美。而总体上以健笔壮语写悲怀,于雄阔高朗的意境中,寄托无限的“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使忧患、反思并存。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9篇诗文 ► 33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嵬

高有邻〔金朝〕

事去君王不奈何,荒坟三尺马嵬坡。归来枉为香囊泣,不道生灵泪更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