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李白 李白〔唐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注释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8-294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4-196
3、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89-213

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二句夸张地形容诗人的白发长达三千丈,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深长;诗的后二句,诗人进一步以明镜中的白发比作秋霜,喻指其忧愁如同秋霜一般寒冷而沉重。全诗以白发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心中深重的愁思,亦显示出他超凡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五首。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8-294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4-196
3、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89-213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84篇诗文 ► 553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至

杜甫 杜甫〔唐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宫怨

杜荀鹤 杜荀鹤〔唐代〕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雪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