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自画大树

项圣谟 项圣谟〔清代〕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狂风怒吼中,一棵大树坚韧不拔地矗立着,在日薄西山的恶劣环境里,孤立于天地四海。
树下的那个扶杖老者虽然随着早晚的气候变化,免不了要作随时的屈伸,可是回首凌冬凋谢的水中菰蒲,却又感到在不堪回首中理应坚强地生活下去。

注释
风号(háo):狂风怒号。号,拖长声音大声叫唤。
四海孤:指天地四海无邻侣。
短策:拐杖。
菰蒲(gū pú):一种水生植物,经秋即调,此用以反衬风中独立的大树。

参考资料:完善

1、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18 清诗词观止 (上册),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0页
2、 洪丕谟选注,题画诗一百首,世纪出版集团,1999年09月第1版,第126页

创作背景

  项圣谟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画家,入清以后,他用不少绘画作品表现对明朝的怀念,对异族统治者的愤恨和不合作,《秋山红树图》《天寒有鹤守梅花图卷》《大树风号图》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题自画大树》即是题写在《大树风号图》的右上角,诗与画作于清初,未署年月,根据作者另一《山水册》中,画有同一题材、同一构图、同一题诗的“大树图”来判断,大约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前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543页
2、 邵洛羊, 中国名画鉴赏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766页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比喻国破家亡,环境恶劣;后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意喻诗人面对当时的生活境遇,有不堪回首之感,但仍要随时屈伸,继续坚强生活下去。全诗感情深沉含蓄,但不艰深晦涩;语言平易明畅,却流露出不屈的气慨。

  诗的一二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首句描写大树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风号大树中天立”,在狂风怒号中,大树中天而立,任凭狂风呼啸,仍就岿然不动。次句描绘环境、交代背景,“日薄西山四海孤”,这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这见出环境的险恶,处境的孤危,更见出大树的强劲、兀傲。环境与大树成反衬关系,风之“号”更显出

展开阅读全文 ∨
项圣谟

项圣谟

项圣谟(1597年—1658年),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有子璋、子毗、胥山樵、胥樵、古胥山樵人、兔鸣叟、莲塘居士、松涛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逸叟、不夜楼中士、醉疯人、烟雨楼边钓鼇客等,浙江嘉兴人。项圣谟自幼精研古代书画名作,曾由秀才举荐为国子监太学生,但不求仕进,沉心于书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早学文徵明,后追宋人用笔之严谨,兼取元人韵致。项圣谟亦精书法,善赋诗。著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历代画家姓氏考》、《墨君题语》。►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明前一日

李渔 李渔〔清代〕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鹧鸪

尤侗 尤侗〔清代〕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秋夕信步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