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仙人篇

曹植 曹植〔两汉〕

仙人揽六著,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踰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薇,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馀。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閒,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趋且徐徐。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98篇诗文 ► 5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悲歌

刘辩 刘辩〔两汉〕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求自试表

曹植 曹植〔两汉〕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者,岂好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减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衂,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免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季汉辅臣赞

杨戏〔两汉〕

  昔文王歌德,武王歌兴。夫命世之主,树身行道,非唯一时,亦由开基植绪,光于来世者也。自我中汉之末,王纲弃柄,雄豪并起,役殷难结,生人涂地。于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寄业荆、郢则臣主归心,顾援吴、越则贤愚赖风,奋威巴、蜀则万里肃震。厉师庸、汉则元寇敛迹,故能承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然而奸凶怼险,天征未加,犹孟律之翔师,复须战于鸣条也。天禄有终,奄忽不豫。虽摄归一统,万国合从者,当时俊乂扶的摧冀戴,明德之所怀致也。盖济济有可观焉。遂乃并述休风,动于后听。其辞曰:

  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履覆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赞昭烈皇帝(刘备)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赞诸葛丞相(诸葛亮)

  司徒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赞许司徒(许靖)

  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赞关云长(关羽)、张益德(张飞)

  骠骑夺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赞马孟起(马超)

  翼侯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主,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赞法孝直(法正)

  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赞庞士元(庞统)

  将军敦壮,摧锋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赞黄汉升(黄忠)

  掌军清节,亢然恒常,谠言惟司,民思其纲。——赞董幼宰(董和)

  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赞邓孔山(邓方)

  扬威才干,欷歔文武,当官理任,衎衎辩举,图殖财施,有义有叙。——赞费宾伯(费观)

  屯骑主旧,固节不移,既就初命,尽心世规,军资所恃,是辨是裨。——赞王文仪(王连)

  尚书清尚,敕行整身,抗志存义;味览典文,倚其高风,好侔古人。——赞刘子初(刘巴)

  安汉雍容,或婚或宾,见礼当时,是为循臣。——赞糜子仲(糜竺)

  少府修慎,鸿胪明真,谏议隐行,儒林天文,宣班大化,或首或林。——赞王元泰(王谋)、何彦英(何宗)、杜辅国(杜微)、周仲直(周群)

  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强,不陷危坠。——赞吴子远(吴壹)

  安汉宰南,奋击旧乡,翦除芜秽,惟刑以张,广迁蛮、濮,国用用强。——赞李德昂(李恢)

  辅汉惟聪,既机且惠,因言远思,切问近对,赞时休美,和我业世!——赞张君嗣(张裔)

  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偏任东隅,末命不祥,哀其本志,放流殊疆。——赞黄公衡(黄权)

  越骑惟忠,厉志自祗,职于内外,念公忘私。——赞杨季休(杨洪)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赵云)、陈叔至(陈到)

  镇南粗强,监军尚笃,并豫戎任。任自封裔。——赞辅元弼(辅匡)、刘南和(刘邕)

  司农性才,敷述允章,藻丽辞理,斐斐有光。——赞秦子勑(秦宓)

  正方受遗,豫闻后纲,不陈不佥。造此异端,斥逐当时,任业以丧。——赞李正方(李严)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赞魏文长(魏延)

  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赞杨威公(杨仪)

  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赞马季常(马良)、卫文经、韩士元(韩冉)、张处仁(张存)、殷孔休(殷观)、习文祥(习祯)

  国山休风,永南耽思;盛衡、承伯,言藏言时;孙德果锐,伟南笃常。德绪,义强,志壮气刚。济济修志,蜀之芬香。——赞王国山(王甫),李永南(李邵),马盛衡(马勋),马承伯(马齐),李孙德(李福),李伟南(李朝),龚德绪(龚禄),王义强(王士)

  休元轻寇,损时致害,文进奋身,同此颠沛。患生一人,至于弘大。——赞冯休元(冯习)、张文进(张南)

  江阳刚烈,立节明君,兵合遇寇,不屈其身,单夫只役,陨命于军。——赞程季然(程畿)

  公弘后生,卓尔奇精,天命二十,悼恨未呈。——赞程公弘(程祁)

  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自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赞糜芳、士仁、郝普、潘濬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