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李贺〔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祖美.万里归心对明月 唐代合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324
2、 胡忆肖.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评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66
3、 徐潜.历代经典励志诗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153
4、 刘斯翰.唐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35

赏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诗是《马诗二十三首》中第五首,其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全诗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抒写自己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诗人虽不被统治者赏识,但仍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语意深长。

创作背景

  《马诗二十三首》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
2、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63篇诗文 ► 58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贯休 贯休〔唐代〕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晚望

高蟾 高蟾〔唐代〕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李白〔唐代〕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