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当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赤壁赋画图

吴当 吴当〔元代〕

水落江潭月满汀,秋光一色漾空青。长歌窈窕吹箫者,祗许飞来白鹤听。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拂云堂

吴当 吴当〔元代〕

脩竹临绿水,高堂散清阴。猗猗岁寒操,皎皎君子心。

不承春阳媚,已觉秋露深。仰止云汉上,高节慎所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浔阳舟中三首 其一

吴当 吴当〔元代〕

百年头上著乌纱,一日江边踏钓槎。病似相如空有赋,贫于杜甫更无家。

渔歌楚楚蒹葭月,樵笛村村踯躅花。事业已随兵燹尽,青门惟守邵平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航亭为陈晋赋

吴当 吴当〔元代〕

山人筑居青涧傍,数间矮屋如舟航。清风粼粼白石烂,满目野水凝秋光。

浴水凫鹭閒来去,凭栏总是沧洲趣。竹间凉月白纷纷,更似芦花最深处。

高情阅世犹虚舟,久矣委心从去留。秋风不待归张翰,夜雪每疑来子猷。

儿童忽报前川涨,云雾轩窗九天上。故园梦断酒初醒,落日遥闻采莲唱。

西安城边芳草多,乱汀横渚尽烟波。纫兰为佩寄远道,又恐閒门无客过。

迢递江南望江北,住久岂知身是客。多情我自爱桐乡,自信鸥盟寒不得。

亦有扁舟彭蠡宾,别却槎头今几春。明朝便合投簪笏,向子亭边与卜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四

吴当 吴当〔元代〕

福庆之实,既坚既栗。晔晔灵芝,毓秀于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六

吴当 吴当〔元代〕

琴瑟静好,以雅以南。式歌且舞,朱衣华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日本诗僧

吴当 吴当〔元代〕

偶来金阙信相从,笑指扶桑浴日红。处处写诗扬海屿,时时飞锡振天风。

归云每共经函在,行橐常因酒盏空。吾道获麟惟掩涕,乘桴相问有谁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二

吴当 吴当〔元代〕

殿外霓旌漾晓晖,炉烟浮动衮龙衣。璚楼贝阙天中起,五色云霞在翠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节妇田氏 其四

吴当 吴当〔元代〕

朋酒升堂着舞衣,忘忧草色动春晖。贻谋曾授三迁教,断缕犹存旧织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宪使储布哈守楚元帅余阙守舒 其二

吴当 吴当〔元代〕

败苇萧萧故垒秋,江山如画一渔舟。怪来不起临濠兴,病久愁深泪易流。

赤壁赋画图 拂云堂 浔阳舟中三首 其一 野航亭为陈晋赋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四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六 赠日本诗僧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二 李节妇田氏 其四 宪使储布哈守楚元帅余阙守舒 息斋竹月 孙氏孝义 长生院作寿 其二 长生院作寿 其一 守冻徐州腊月八日大雪与贰守秦 丑月六日见迫趋升抗论力争复絷 先忌日 性乐堂诗 其一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一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三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二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一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九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八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七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六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五 琴鹤双清亭 寄题周炼师云台真馆 再和康武一百五十韵 兰石竹树图 谢灵运小像 听雨堂 次赵伯友韵 其二 代祀过信州苍岩贰守贻诗次韵以 送达天山融州大守 童氏作楼奉亲名曰乐心 留岩峰寺 其一 浔阳舟中三首 其三 浔阳舟中三首 其二 南溪精舍 次韵荅康宗武胡伯文 送人下第南归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 送人归蜀 仙人游图 和萧独清 和刘季平 次韵答萧性渊巡检 九日夜酌分得枝字 酒罢分韵得桑字 九日紫极宫对酒 仙游观紫云亭 极高明亭 六月舟次房村 山居图 赠梁道者 紫霞庵 江上晚景图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 其二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 其一 彦脩秘监作亭阶前栽竹一个名一 史院秋祀三朝神御殿用郑编脩韵 杨公明徐志可贻诗次韵荅之 其 杨公明徐志可贻诗次韵荅之 其 环青堂 题桐木韩氏族谱 送刘成德之京师 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送毕氏子韶州访翁李知事 保定王氏母九十得赐帛乡人合燕 丘参军妻守节 玉雪坡为周学士赋 看云亭为慈溪匡上人赋 送苏伯脩由礼部侍郎赴淮东宪使 送归彦温河西宪使 送陈廷佐高州路教授 徐氏园亭 鸡山隐居 浮云道院 次韵寄福建魏廉使 筠庭 送逯善上海道万户 史馆上直次王应奉韵 蓬轩 宜春盘龙寺 次赵伯友韵 其一 游西湖承天寺赠月潭上人 欧阳建寅赴松江巡检 上巳日次韵 关西道士求赋雪巢 燕南龙兴寺阁晚眺 九日燕南禁酒简赵子威佥宪 强仲贤赴广东师帅幕 送陈道士奉香归四明 和虞先生寿京师贾姑诗韵 黄隐士相过次韵 墨梅 至日和仲宝大学士韵 顺存堂 萧閒外舍次许可用承旨韵 李氏义聚堂 戴宣使以差出建康因得过家 坦明堂 东安陈氏慕亲堂 上官氏南楼 鳌峰石 环翠楼 上都秋日登眺 赠樊秀才 子月午日壬子夜半雷雨 悲歌 孤舟 钞掠 远客 天意 所思 群情 九日辛丑 舟中 烽烟 病中移居 其二 病中移居 其一 战士 卜筑 虚橐 十有一月至于正月连雪不已 戒守 兵交 释闷 春日得乡信 阳九 庐岳 积雪 春近 旅馆 戏题 其二 戏题 其一 馆人 闵姜公硕 腊日 同驾 世路 腊月朔 雪霁 相疑 大雪 述感十五首 其十五 述感十五首 其十四 述感十五首 其十三 述感十五首 其十二 述感十五首 其十一 述感十五首 其十 述感十五首 其九 述感十五首 其八 述感十五首 其七 述感十五首 其六 述感十五首 其五 述感十五首 其四 述感十五首 其三 述感十五首 其二 述感十五首 其一 初度日 高卧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五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四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三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二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一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九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八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七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六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五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四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三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二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一 双剑峰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四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三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二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一 匡庐 望柴桑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 送人补闽宪译 挽待制杨贤可 其二 挽待制杨贤可 其一 送徐仁辽阳教官 送倪长卿 福泉亭 送杨曼卿 送毛李祥归云林因托之访予山居 送毛李祥归云林因托之访予山居 徐氏同德堂 送李卓归临川 题唐子华画 节妇挽诗 赠沛县阴阳教官 王孝子刲股 送蜀士赴潮阳巡检 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 横州新城 西屿书堂 送赵大本西台御史得一字 送李伯微山东廉使赋华不注峰 送丑时中安陆知府 汪氏桃溪先业 送吾安之令渤海县 赋灵碧石山子 九日江楼分韵赋采字 同诸彦泛舟游 凤冈隐居 其二 凤冈隐居 其一 送曾冲衍自甥馆归省 送刘山人远游 吴原庙龙津亭 次韵归途示友 归舟江涨 辛巳秋初归田有期喜而成咏因感 上命师相辅导青宫又次前韵 六月二十日奉迎皇太子宝章龚左 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彭城守春旱祷雨 河西李氏孝义旌门 云林图 送无悦上人归高句骊 送立道 菊泉轩 渊明图 四月朔都门别友 康宗武和廉介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八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七 高氏新构大行书院 委羽山潘氏隐居 送胡宗悦官长沙 赋渊明归来图送致仕者 赋谦斋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十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九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八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七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六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五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四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三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二 栖鹊图 潘子华画上京花鸟 南徐守李士宁劝农之日朝廷遣使 段应奉湖山旧隐 诗庄 美赵侯祈祷 送吴景尹游嵩岱兼寄尚元素刘道 题燕人雪溪图 达彦脩秘监号云松隐者又自作图 赠太虚子长歌 明皇教笛歌 岁晏 送李黼脩撰以旱请祷代祀嵩衡淮 灯夕 丛桂轩九日书怀 送桂道士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八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七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六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五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四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三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二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一 明良诗 其十一 明良诗 其十 明良诗 其九 明良诗 其八 明良诗 其七 明良诗 其六 明良诗 其五 明良诗 其四 明良诗 其三 明良诗 其二 明良诗 其一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形式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