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

译文太阳渐渐沉落在西河,白月从东岭升起。

注释沦:落下。素月:皓月,明月。

赏析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的表现,为后文诗人发出“日月掷人去”的感慨作下铺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陶渊明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西河 一作:西阿)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晖 一作:辉)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阳渐渐沉落在西河中,明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广阔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房门,在夜间让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知道夜晚是如此漫长。
我想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和我答话,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就满怀悲凄,心里直到天亮也不能平静。

注释
沦:落下。
素月:白月。
万里晖:指月光。
荡荡:广阔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组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此诗便为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庆元等 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简析

  《杂十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四句表现宇宙的周转不息,寄托岁月如逝的感怀,同时勾勒出寥廓天幕下孤独的诗人形象;五六句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七八句总括前面描绘的景象,以“悟”、“知”引入到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六句道出生命的巨大孤独与空茫感,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叫人如何不生悲凄之意?全诗情调孤凄,语言质朴、文体省净而包蕴深远。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1篇诗文 ► 1208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