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弹歌

佚名 佚名〔先秦〕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注释
弹歌(dàn 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宍(ròu ):“肉”的古字。

鉴赏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弹歌》这首古歌录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是东汉时记录下来的。《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 罗宗强 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简析

  《弹歌》是一首二言诗,为中国上古时期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描写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全诗仅八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两字一音步的短促节奏,与弹射迫促的音响相关联;语言朴素有力,八个字组成四个动宾结构,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又表现出上古先民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7005篇诗文 ► 69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及弟子〔先秦〕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匏有苦叶

诗经·国风·邶风〔先秦〕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君子于役

诗经·国风·王风〔先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