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 朱淑真〔宋代〕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
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注释
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仄韵四十五字。代表作有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等。
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乐》中:“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闺怨的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因所嫁非偶尔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开端两句:“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此情”究竟指的是什么?这里并未明说,从词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来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独苦闷;是惜春伤怀,叹年华消逝。“无限”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作者此时忧郁心情的浓重,大好春色处处都触发她的忧思;二是表明作者的隐忧永无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

  接着,作者用行为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愁绪:“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古词曾有“倚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作者是宋代为数不多的很有才华的女词人之一,但她却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终被礼教所迫嫁给一个市井庸人,既怜自己的不幸,又恨命运之不公平,她不甘心长此下去,但又无可奈何,这种内心的悲苦创伤,便变成无休止的哀怨,只能借词发泄出来。由此创作了该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段立超编著·宋词名篇赏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01

简析

  《谒金门·春半》是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词的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虽“十二栏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肠芳草,透露出词人婚姻的不幸。全词描写逐层递进、前后相互照应,通篇语言含蓄、意象鲜明、哀婉细腻,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398篇诗文 ► 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滁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七日观潮

陈师道 陈师道〔宋代〕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