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闽关

刘基 刘基〔明代〕

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闽关上云雾迷漫,白茫茫一片,关下西下的斜阳将秋树照得艳红。
秋风吹来,就好像一点也没感觉到,进入闽中,眼前所看到的只有满山遍野的粳稻了。

注释
闽关:指位于福建的武夷山的关隘,是由赣入闽的必经之地。闽,福建的别称。
关头:即关上。
雾露:即云雾。
浑:全。
粳(jīng)稻:水稻的一种,茎秆较短,米粒短而粗。

参考资料:完善

1、 迟乃义著.明人绝句的诗情画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6.第7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具体时间不详。作者跨越关山入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愉悦之情难以言表,于是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白寿彝等主编.韩兆琦等选注,文史英华 诗卷.湖南出版社.1993.12.第870页
2、

赏析

  刘基这首诗主要写过闽关时所见到的情景,前两句写过闽关所见的景色;后两句写入闽中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以动写静,诗人于清晨时分登上闽关,此时关头被露滴雾罩,白茫茫一片;而当他走到山下,已是傍晚时分,秋树一片嫣红。诗人穿越的山路上的景物和感受固然丰富,却也免不了历经艰辛和山姿水色。然而,诗人并未描绘这些纷杂的景物和感受,而是选取了关头和关下两幅静止而深刻的画面:白雾和红树。这些画面或许是一日之中记忆最清晰、最典型的美景。诗人将它们紧凑地连接在一起,句中使用“关头”、“关下”标明不同地点,“雾露”、“斜阳”暗示时间的流转,犹如电影的镜头组合一般,营造出一种动势的连续感。于是该

展开阅读全文 ∨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1698篇诗文 ► 19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歌

张煌言 张煌言〔明代〕

吁嗟乎!
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余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
方壶圆峤兮,聊驾税以薶名。
神龙鱼腹兮,罹此豫且之罾。
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维彼文山兮,亦羁絏于燕京,
黄冠故乡兮,非余心之所馨。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缚而严更,
学谢公以绝粒兮,奈群喙之相并。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
忆唐臣之啮齿兮,视鼎镬其犹冰。
念先人之践土兮,愧忠孝之无成。
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
已矣夫!荀琼谢玉兮,亦有时而凋零。
余之浩气兮,化为风霆;
余之精魂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贞?
若以拟乎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霖铃 中秋值雨

高濂 高濂〔明代〕

雨混烟迷,听萧萧、声填空阔。湘帘不上银钩,恨寥落、一秋佳节。

云外天香,黯黯把、蟾光顿灭。夜深沉、灯火楼台,人寂寥,管弦风月。

天涯有恨成离别。正凄凉、人悲圆缺。是今宵、缺在人间,怕团圆、天边皎洁。

泪点雨声厮混,把愁肠万结。叹此夜、千种离情,尽发付蛱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花马池咏

崔允〔明代〕

秋风揽辔下边城,万里河流绕骑清。
樽俎试看酬壮节,壶觞到处迓行旌。
寒骄强弩云传箭,飚转轻车火作营。
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