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 鲁迅〔近现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已经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了带着妻儿被迫出走。
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正为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
我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
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不能发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

注释
惯:含有司空见惯之意。长夜:漫长的黑夜,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岁月。
挈(qiè)、将,是同义词,均有提携、带领的意思。妇:指鲁迅夫人许广平。雏:指鲁迅的幼儿周海婴。当时,海婴还只有一岁零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中杰.吴中杰点评鲁迅诗歌散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59页

赏析

  全诗以“长夜”为背景,以“爱憎”为线索,巧妙而严谨地把“长夜”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编织在一起,展示了一幅旧中国的“长夜”画。

  首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全家的艰难处境。一个“惯”字串起两句,既概写了作者长期辗转的战斗生涯,又揭露了国民党的凶残本质,并体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极度蔑视与愤恨之情。

  颔联写“长夜”气氛下,人民的深重苦难。一个“变”字,成为该联的枢纽。既概括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生活,又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根本原因。

  颈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积郁在胸的万丈怒火。一个“怒”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既表达了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长夜”气氛下,诗人全家的艰难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到处人民的深重苦难;颈联写诗人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他的愤懑之情,表明乐斗争的决心。全诗构思严密、诗句凝练、深切感人,颇有意在言外之妙。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律·长征

毛泽东〔近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昭君墓六首

翦伯赞〔近现代〕

鸣驼铁马列长亭,万里毡车赴北庭。
从此长安无梦到,未央宫殿月空明。

旗亭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
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事君王。

黑河青家两悠悠,千古诗人泪不休。
不信汉宫花万树,昭君一去顿成秋。

千首哀词万首诗,同声歌哭说妍媸。
和亲本是汉家策,出塞何须怨画师。

汉武宏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悠悠千古换人间,地复天翻十二年。
死去有灵应一笑,红旗飘荡大青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云彬命赋一律兼呈同舟诸公

叶圣陶〔近现代〕

南运经时又北游,最欣同气与同舟。
翻身民众开新史,立国规模俟共谋。
篑土为山宁肯后,涓泉归海复何求?
不贤识小原其分,言志奚须故自羞。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