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亭

杜甫 杜甫〔唐代〕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气变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我却心情平静无意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舒缓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春天即将悄悄过去,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
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诗中描写在江边小亭独坐时的感受。前四句从表面上看,诗人坦腹江亭,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竞;心情闲适,与白云一样舒缓悠闲,其心境并非那样悠闲自在。五六句移情入景,心头的寂寞,众荣独瘁的悲凉,通过嗔怪春物自私表露无遗。末二句直抒胸臆,家国之忧难排难遣。此诗表面上悠闲恬适,实际则是一片焦灼苦闷。情理兼容,意趣盎然。

  首句描写表面看上去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
2、 葛晓音.杜甫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10-112 .

简析

  《江亭》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诗人在江边小亭独坐时的感受。前四句从表面上看,诗人坦腹江亭,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竞,心情闲适,与白云一样舒缓悠闲,但他的心境并非那样悠闲自在;五六句移情入景,其心头的寂寞、众荣独瘁的悲凉,通过嗔怪春物自私表露无遗;末二句直抒胸臆,家国之忧难排难遣。全诗情理兼容,意趣盎然,表面上悠闲恬适,实际则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80篇诗文 ► 219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 李贺〔唐代〕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佚名 佚名〔唐代〕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菊花

黄巢 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