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判命坡

范成大 范成大〔宋代〕

钻天岭上已飞魂,判命坡前更骇闻。
侧足三分垂坏磴,举头一握到孤云。
微生敢列千金子,后福犹几万石君。
早晚北窗寻噩梦,故应含笑老榆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钻天岭上已然魂魄飞散,判命坡前更是骇人听闻。
侧足于毁坏了的石蹬一步才挪得三分,抬头看,伸手能一把握住天上孤云。
微贱之身哪敢自比富家子弟,判命坡上不死,后福无穷又有几个万石君。
有朝一日归隐后回想今天的可怕情景,理当含笑故乡终老于故乡山林。

注释
判命坡:位于归州东部,山势高险,行人至此有生死难卜之感,故名“判命坡”。
钻天岭:山名,又名“钻天三里”,在归州东部。范成大有《钻天三里》诗云:“钻天三里似千里,四十八盘将奈何。”
骇闻:骇人听闻。
侧足: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凡入蜀的文人们在经历这段艰苦的跋涉时都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也留下了许多篇什佳作。这一首诗就是范成大在淳熙二年(1175)从桂林入蜀时路过判命坡而后写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杨燕译注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62-64页
2、 周啸天 .曲径通幽 宋诗名作欣赏: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04:第275-276页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陪衬、夸张手法描摹判命坡高峻难攀之状,形象真切,确乎令人“骇闻”。后四句即兴抒情,于诙谐淡泊中,流露出不胜仕途奔波、羁旅行役的烦恼,和期待早日归隐林下的心愿。全诗用语朴素自然,不见刻意经营之迹,但写景逼肖,写情有味。

  中国传统诗歌是讲求含蓄的,讲求情感不过分张扬的。大约是诗人所受刺激太大,开篇就从自己的感受写起,直接写自己的惊恐。先写走到判命坡前看到山的感受。没有一字对判命坡的陡峭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用了对比,起笔就写自己过钻天岭时胆战心惊,魂不附体的那种恐怖。钻天岭此名足见其险。判命坡,此名也尽显山之陡峭。写钻天岭之险是为了突出判命坡之险。“更骇闻

展开阅读全文 ∨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321篇诗文 ► 31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苏轼〔宋代〕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苏轼〔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