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太行

朱德〔近现代〕

一九四零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1940年5月,经过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回到延安。抗战紧急,内战又开始,国家和人民都处于忧患之中。

太行山上高高耸立着无数峻峭的险峰,站在这巍峨的太行之巅,举目望去,那一泻千里、奔流到海的黄河两岸风光,全都收入眼帘。
黄河两岸的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开展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这次去重庆谈判,一定要促使谈判成功,使全国一致共同对敌,以之告慰全国抗日军民。

注释
太行:即太行山。
烽烟:本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夜间举火;这里用来比喻战争。
此行:指1940年5月诗人去重庆同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1940年5月,朱德受命离开八路军总部,从太行山返回延安,中途去洛阳同卫立煌会谈团结抗战问题。经河南济源县刘坪时,朱德回望巍巍太行山,眺望着他曾经率数十万八路军健儿同敌人血战近三年的战场,将要告别,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写下《出太行》一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永健,刘汉民,何联华主编.红色诗词赏析.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06:第111页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的诗歌。诗人以行军途中所见太行山景色为题材,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出了太行山巍峨险峻、黄河气势磅礴的宏伟画卷,谱写出了抗战年代里太行山区雄奇壮美的自然风貌以及军民万众一心,英勇斗争的精神面貌。诗人以美术家的眼光,巧妙选择景物、切取场景,组合成远近结合、色彩艳丽而且洋溢着战斗激情的画面,抒发了不畏强敌、同仇敌汽、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首句写山,次句写河,既表明“出太行”的行程,又显示爱我山河的豪情。诗人“出太行”后“经洛阳”,必然要跨越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天险”。作为无产阶级军事家的朱德,来到波涛汹涌的黄河边,他满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如意所唱小曲

金庸 金庸〔近现代〕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寒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寒江钓雪图

释敬安〔近现代〕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松

陈毅〔近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