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菊

郑思肖 郑思肖〔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参考资料:完善

1、 陶文鹏 .《宋诗精华》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
2、 蓝光中 .《历代诗歌选读 下》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 :176 .
3、 张建华 .《谦诗三百首》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 :164 .
4、 孙红松 .《国学经典诗文拔萃 3》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6 :52 .

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紧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参考资料:完善

1、 梁恒月 .《帮你学古诗》 .海口 :三环出版社 ,1990 :9 .

赏析二

  郑思肖的这首寒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寒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寒菊》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以寒菊为象征,表现出诗人忠于故国、绝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且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其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是为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 1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晏殊 晏殊〔宋代〕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 苏舜钦〔宋代〕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夷山中

谢枋得 谢枋得〔宋代〕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